找到相关内容3375篇,用时1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问:当别人嫉妒你时,该如何应对?

    嫉妒心是一种什么状态,我想很多人都有体会。当我们看到别人成绩比自己优秀,事业比自己辉煌,就会感到失落或不以为然,进而甚至会去阻挠、伤害别人。因此,嫉妒也属于嗔心的表现方式。 如果被别人嫉妒,有两种应对方式。一是不去理会,这是比较消极的方式;一是对对方抱以同情,尽力给予帮助,以此化解嫉妒心,这是比较积极的方式。

    佚名

    佛教问答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9/05/10092277902.html
  • 活在希望之中

    人要抱着希望才能活得好。希望是指愿意主动实现其生活,让生活更美好,更健康,更有活力。希望不是消极地期待,而是主动地创造。希望即是生命和生活的本身,而不是野心和贪婪。因此抱着希望的人,总是心怀具体的...眼看着身边的储蓄就要耗尽,这时,有些人采取消极的行动,堕落在赌场,或借酒浇愁,甚至在无聊空虚中闯下祸事。这样的人,显然不怀希望,而变得堕落。   反之,一个自我功能健全的人,会采取新行动,试探新的生活...

    郑石岩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231939525.html
  • 和你所知道的最好的人为伍

    团体的一部分。 随着时间的脚步,你会在心里塑造出自己以及那些和你相似的人的形象。你会采取和这些人相同的价值、态度、行为、思想、意识形态及信仰。 和积极的人在一起会让你更积极,和消极的人在一起会让你更消极。一个成功且具有成就导向的参考团体,不管是你自己的或是你所读到、听到的也好,将让你也变得成功。 一个消极的、没有目标的参考团体,将让你像那些人一样,变得消极而毫无目标。你对朋友及同事的选择会主导你的...

    佚名

    |论坛精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552975734.html
  • 隐藏秘方九世服砒而亡

    恶行,并不限于积极行为的致人于死,才算杀人,若是消极的见死不救,也是杀人。所以本篇故事主角蒋紫垣,虽仅是见死不救的消极行为,也要受到与积极杀人同样的恶报。现行刑法第十五条第一项云:‘对于一定结果之发生,法律上有防止的义务,能防止而不防止者,与因积极行为发生结果者同。’这种消极行为的犯行,刑法学上有一专门名词,叫做‘不作为犯’。这样看来,世间法律的理论,与宗教上的因果原理,颇有相通吻合之处。本篇主角...

    佚名

    |哲理故事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7/09/19314416999.html
  • 圆因法师答:有人说「吃素就是最彻底的放生」,他们告诉我吃素就已经足够了,何必还要放生?

    问:有人说「吃素就是最彻底的放生」,他们告诉我吃素就已经足够了,何必还要放生?   圆因法师答:这是一个大错特错的观念,有这种想法的人很多很多,一定要赶快矫正过来,否则千千万万的人可能因此邪知以讹传讹,永远不去放生了,千千万万的物命更将因此魔见丧失了放生受救的机会。我们能够吃素当然很好,但吃素只是消极地不再造新的杀业,不再积欠新的杀债而已。但累劫多生以来,我们所造的旧的杀业,所欠的旧的...

    圆因法师

    |放生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7/07/09015711502.html
  • 宽见法师答:学佛是要放弃社会责任吗?

    宽见法师答 很多初学佛或者是对佛法不了解的人总是对佛法有很深的成见,总是认为学佛的人都是消极避世的,与社会脱节的,这些人为了自己的解脱会离开自己的家庭,躲进深山老林里独自修行。其实这样的...由此可见,一个正信的佛教徒根本不是消极避世的,那些学佛之后变得消极了、开始不负责任了、与亲戚朋友格格不入了,这样的人根本不能算是一个正信的佛教徒,或者说这样的人根本没有实修佛法,即使他形式上有个皈依证,...

    宽见法师

    佛教问答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9/05/10010277459.html
  • 问:“吃素”与“放生”究竟有什么不同?

    就好比一个赌徒愿意改邪归正,首先必须要做的便是戒赌,不再造新的赌债(戒杀吃素),再来更要积极地还债,努力把以前所积欠的赌债一一还清(赎命放生),如此才能真正走上正途。 吃素只是止恶,是消极地不再杀业,不再积欠新的杀债;而放生却是扬善,是积极救赎生命,偿还以前所欠的杀债。 吃素而不放生,以前所欠的杀债还是有果报的;放生而不吃素,所赚得的功德又因为吃肉杀生都赔光了。所以放生与吃素是一体的二...

    佚名

    佛教问答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9/05/20451380677.html
  • 忍辱能四两拨千斤

      中国最著名的兵书〈孙子兵法〉里说,最上乘的谋略,是不必打仗就能让敌军投降。   事实上,高明的武术家,通常是不跟敌人比拳头、比工夫,而是在受攻击时,能毫不费力用四两拨千斤的方法智取,使的双方都不会因此而伤亡。   佛教经典中常提到忍辱行。所谓忍辱行就是慈悲与智慧,是积极进取的,绝非束手就缚,消极的等待着被攻击。   佛教的忍辱就像是〈孙子兵法〉中说的,处理问题不是以暴制暴,而是...

    圣严法师开示

    |忍辱|慈悲|智慧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9/07/14374885739.html
  • 说说佛教的“精进”

    说说佛教的“精进”  常常见有人议论佛教,动辄说出世、迷信、消极等,佛教之真精神,是否真的如此,梁任公于百年前著有《论佛教与群治的关系》,已经给予逐一批驳。诚然,现实中的佛教给我们看到种种缺点,比如有些人生活失意而看破红尘,遁身空门,这不免让人觉得佛教是消极避世的场所;有些信徒对佛教的理解就是烧香拜佛保平安,甚至还有人拿着猪头之类的祭品来供佛,真令人啼笑皆非。为了改变佛教在许多人心中的消极的观念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33647059.html
  • 圆瑛大师论佛法之精神

      在中国近代佛教史上,对佛法之精神问题曾有过激烈的争论,这一争论,归结佛教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,是救世的还是厌世的问题。在圆瑛大师的遗著中,也有多处论及这一问题,如:大师在《佛法之精神》的演讲中说:“夫佛教应行讨论之点,不一而足,今天不妨把佛教是消极不是消极,是厌世不是厌世这问题先来解决。这个问题解决之后,即能解释世人种种之误会。”(《圆瑛集》,下面引文均见此集)大师还说:“圆瑛少年安儒业,冠入...

    李明友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481341377.html